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技术服务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科研动态
咨询留言
 
科研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陈志国教授团队《Theranostics》阐述iNSC有望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18年9月,宣武医院陈志国教授团队在《Theranostics》(IF:9.009)上发表题为"Dopaminergic precursors differentiated from human blood-derived induced neural stem cells improve symptoms of a mouse Parkinson's disease model"的论文。该研究阐释了如何通过血液细胞重编程获得人源诱导神经干细胞(iNSC),并在小鼠模型体内验证了iNSC分化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宣武医院袁艳鹏博士为第一作者,陈志国教授、张愚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中,研究团队采集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采用仙台病毒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干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iNSC)在39摄氏度培养可使仙台病毒灭活,为iNSC的应用提供第一重安全保障。之后研究者对iNSC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获得的两株iNSC在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及神经干细胞相关基因中均无有害突变,为iNSC的应用提供第二重安全保障。iNSC在体外可通过两步法快速高效的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分化第24天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阳性比例接近60%,且这些分化得到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电生理活性及分泌多巴胺功能,在功能上更接近人体自身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研究者将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在分化的不同时间点分别移植入免疫缺陷小鼠颅内,发现分化第10天到第13天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能够大量的存活并部分分化为成熟多巴胺能神经元,无肿瘤形成,为iNSC的应用提供第三重安全保障。因此,研究团队最终选择将分化第10天到第13天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1:6混合, 每只鼠移植共2×105个前体细胞)单侧移植入PD模型小鼠纹状体内,移植后3个月内不同时间点的行为学检测结果及最终的组织学染色结果表明:PD模型小鼠的行为学在细胞移植后2周开始出现显著性改善,且这种显著性改善持续至移植后3个月;每只小鼠脑内移植的细胞约存活21,700个,其中13.84%为成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该研究在小动物模型体内验证了iNSC分化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开展帕金森病病因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该成果如能尽快实现临床转化,帕金森病患者将通过iNSC的移植得到根本性治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版权所有:佰奥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57729号